编者按: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”又称“西部计划”,它是由共青团中央、教育部、组织部门、人事部门于2003年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共同组织实施的。按照公开招募、自愿报名、组织选拔、集中派遣的方式,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,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年—3年的教育、卫生、农技、扶贫以及青年中心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。2017年,带着渴望和期盼,怀着激情和敬意,在校团委的号召下我校志愿服务西部的同学分别在阿坝州、甘孜州和巴中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。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,他们以蓬勃的姿态向党的十九大致敬!
时间流逝,光阴如梭,一转眼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要划上句号。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,面临着毕业、择业、升学的选择,仔细斟酌。却有那么一群志向远大、不怕吃苦的青年勇敢地走向西部,走向基层,去偏远地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!他们分别是来自2013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邹颖、梅桂英、陈宴,2013级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李燃,2014级经济与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罗杰,2014级人文与艺术系文秘专业扎西卓玛、马晨曦、李云杰共八位同学。在校期间,他们品学兼优,曾多次荣获甲乙丙等奖学金、陈毅奖学金、“优秀社会实践个人”、“党校优秀学员”、“雷锋式优秀志愿者”、“校优秀大学毕业生”等多项称号。在他们当中,也有多才多艺的扎西卓玛同学曾荣获“舞蹈大赛一等奖”的好成绩,罗杰同学更是获得“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”的称号。如果荣誉是个人能力的体现,那么不计回报、热心参与各项志愿者服务则是个人奉献精神的展现。
不知不觉,志愿者们在西部已经工作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,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,聆听他们在基层工作的心声。
扎西卓玛:不忘初心,奉献青春
“到西部去,到基层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。”这句热血的口号如惊雷一般唤醒我心中的志愿者萌芽,如同一声集结的号角,集结我们去完成自己的青春承诺。
2008年的5月12日,在汶川读书的我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搏斗,废墟下的我被人民解放军从死神的怀里硬生生拉了出来。感激之余,我心里暗下决心,往后不光要努力生活,更要像他们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去回馈社会、回馈祖国。所以,在大学毕业之际,我和24万余高校毕业生志愿者群体去参加西部计划,去祖国的西部,去最需要我们的地方,去奉献自己的青春,弘扬志愿者精神,回报这个温情的国家。

我被分到海拔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东南缘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的色达县。地处偏远,高原之上。刚到这里,高原反应便狠狠地折磨了我一番,缺氧、胸痛、呕吐眩晕,几乎每一口呼吸都是痛苦不堪的煎熬。同行的人都为我捏了一把汗。长时间的医疗辅助和自我调节过后,才勉强适应过来。当地负责人见状问我要不要回去,我咬咬牙说没事的,可以坚持。毕竟自我实现的道路才刚刚启程,服务西部的理想才刚刚萌芽,因为这点麻烦就放弃,实在不是一个志愿者应有的信念。我不想也不能退却。基本适应高原特征后,我被分配到色达县委宣传部,在办公室里做文秘工作,而我在大学所学专业就是文秘,用自己所学,回报这片土地,幸运而又感激。办公室的工作环境不是很好,但这并不影响我满腔热情,毕竟不是享乐之地,安逸也不是此行的初衷。周围的人都特别关心我,让我尽快适应工作,适应环境,在时至我国第33个教师节的日子里,我还分配去当全县教师节颁奖晚会的主持人,实在是激动到无以言表。当我用自己所学、所能之事为这一方土地带来帮助,带来解决办法时,自豪之情湮没了所有的困难、艰苦。当地人满意的笑容,不绝于口的赞美是我视为珍宝的奖励,更是我永远的精神财富。
当无数毕业生还在海投简历面试应聘时,我在基层窗口为人民群众签字填单,我快乐;当外来游客纷至沓来对色达的发展赞不绝口时,我在幕后为这片土地挥洒热血,我骄傲;当习总书记在大会上褒奖奉献精神鼓励志愿行为时,我在祖国的西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,我自豪!
不忘初心,奉献青春,热血如初,不悔如初。到西部去,到基础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。我来了,你在哪?
马晨曦:怀揣梦想,激扬青春
怀揣着心中的“志愿者”梦想,我有幸成为2017年“西部计划”中一名光荣的志愿者。秉承“到最艰苦的地方去”的服务理念,我来到阿坝州,在美丽的若尔盖大草原践行青春的信条——到西部去,到基层去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!
也许到今天为止,我仍然回答不了很多朋友的问题:你为什么选择“西部计划”?或许是信念,或许是梦想,或许是自己内心那份坚持。但是,我选择我所坚信的,也选择我所期待的!

从选择的那一天,我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。报道之后,我们被分配到乡镇上,之后借调到县政协办公室工作。主要负责:政协工作报告、工作总结、领导讲话材料的起草、收发文件、办公用品的采购、公务车的管理等,大部分都是涉及文字方面的工作。书到用时方恨少,此时此刻深感自身的不足,同时,也感到在偏远的山区,人才的匮乏,祖国边疆的建设急需有理想、有抱负、有能力的人才来充实队伍。放眼当前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形势,真的希望有志之士能扎根偏远山区,回馈祖国的培养,绽放自己的青春!
此外,我还参加了团县委的其他志愿服务活动,包括:九寨沟“8.8”地震设立若尔盖志愿服务咨询点、若尔盖县环境治理活动、“明日之星”免费夏令营宣传活动等。看到社会各界有这么多人在关注着偏远地区,有那么多人在默默地奉献着,不求回报,我深感自己做的事情微不足道,并告诉自己:我要一直坚持下去!
一个月的时间虽然不长,但足以让我由一名稚嫩的大学生到一名具有服务精神志愿者的转变,历经磨砺,摆脱了稚气,从幼稚走向成熟。在这里,我学会了感恩,感谢单位领导和前辈对我的关心和照顾;在这里,我懂得了苦中取乐,在志愿服务中品尝酸、甜、苦、辣,感知生活的不易!
经历过风吹雨打,你也许会伤痕累累,但当雨后的第一缕阳光投射到你那疲惫的脸庞时,内心的欣喜若狂和无比满足无声中告诉你:一切都值得!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希望自己可以一如既往地努力在服务基层的实践中,并不断充实自我、完善自我、发展自我、超越自我,践行一名合格共青团员的责任和宗旨,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美丽华章,用微薄的行动为我党十九大的顺利召开奉上一份力!
志愿西部,我无悔的选择!
罗杰:热血未凉,初心不忘
爱因斯坦曾说过: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,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。这句话一直陪伴在我左右,从校园到西部。
大一进校的时候我就成为了一名注册的志愿者,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,捐款捐物,主动献血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座右铭。可我总觉得这些都达不到我心中最炙热的企盼,直到听到“西部计划”的号召,我内心深处的渴望瞬间被点燃,仿佛听见梦想降临的声音。所以我毅然决然地报名来了。他们都说我傻,把最美好的时光浪费了,我只是微笑着做着自己的事,不去争辩。

初到康定,我与另外两个同事都分在了共青团康定市委里面,后来又转到了康定市工会,经过各级工作交接周转,现在在康定市下面一个贫困村当第一书记,常驻乡下。选择了志愿,就注定要与孤独为伍,与辛劳为伴,我们在物质上也许不如其他工作者那么富有,但是我们在精神上获得的奖励是其他人永远不能体会的。其他村的第一书记都是从各个部门抽调优秀年轻干部担任,而我一个志愿者初来乍到便担此重任,荣幸之余又惊觉责任重大。第一书记主要负责监督落实精准扶贫,需要为本村制定中长期的产业发展规划,带领本村村民脱贫致富,争取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奔向小康。短短两行字,让我在无数夜晚辗转反侧,挖空心思。除此之外,我还负责贫困户的评定、制定相应的脱贫方案,低保户的评定及管理,兼任农民夜校校长等,与驻村干部一起做好本村的服务工作。苦吗?当然。生活艰辛,工作量巨大,压力空前绝后,身体重负在肩,精神几近透支,若不是胸中热情如火,我可能很早以前就坚持不住。
犹记得第一次进村入户的时候,当地村民们的热情让我刻骨铭心,藏族人民都是那样的淳朴,他们会将自己最好的餐品用来招待我们,尽管自己都舍不得吃。所以每次去的时候,我都有一种深深的惭愧,而我也暗自告诉自己,一定不能辜负这片土地,不能愧对这群可爱的人。
申请路款修葺道路,精准扶贫落实到位,逐户走访调研情况,联系外商出售作物……我在用自己的力量帮助这个村庄翻开新篇章,我在努力让自己的热血浇灌更多的土地,在最美好的时光做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,用一辈子来回忆,一路上都是志同道合的人,我们并不孤单。青春如此,不虚此行,不枉此生。
西部计划只是我志愿的一部分,换言之,哪怕是没有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,我也会一如既往地把志愿、爱心坚持下去,勿以善小而不为,在这条路上,我会用一生来坚持。今天,如果你问我最美的年华是什么,我会说:热血未凉,初心不忘,就是最美的年华。
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大地上,他们启程不久,满怀一腔向往与坚定信念,在征途中寻找前路,在奉献中创造辉煌。十九大召开之际,远方的他们情系母校,尽最大努力以青春热血在志愿服务中闪光,以优异的工作成绩遥致成工,祝福祖国!
(校团委供稿 整理:校报记者武海鑫)